药害与农药的安全使用

2022-03-20


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事故频发。一方面是由于农药使用者缺乏安全意识,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致使农药中毒事故时有发生;此外不法经营和违规使用农药,引发农作物药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三是少数人员使用高毒农药品种,特别是违禁农药在蔬菜、瓜果上使用,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认识农药药害,了解农药对人畜和环境的影响,有助于使用者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一、农药对作物的药害

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可以防治病、虫、草的危害,还可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产品质量,这就是农药对植物产生的药害

农作物药害是指因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作物反应,产生各种病态,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作物的药害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两种。

急性药害指施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表现的症状,一般发展快,症状明显。如叶片被“烧焦”灼伤,变色、变形等;果实出现药斑;根系停止生长或变黑,严重时造成落叶、落花、落果等;甚至整株死亡。

慢性药害指在喷药后并不很快出现药害现象,经过较长时间才表现出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开花结果延迟,落花落果增加,产量低,品质差等现象。农作物药害根据不同症状分为以下几类。

(1)斑点:表现在作物叶片上,有时也发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药斑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几种。药斑与生理性病害斑点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株上的分布没有规律性,整个地块发生有轻有重;后者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比较一致。药斑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是药害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多而病害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如农户频频使用杀虫剂防治白粉虱时,会发生叶缘卷曲,叶面有斑点等药害情况。

(2)黄化:表现在茎叶部位,以叶片发生较多。药害引起的黄化与营养缺乏的黄化相比,前者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后者常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有关,全田黄化表现一致。药害引起的黄化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有碎绿状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症状,大田间病株与健株混生。

(3)畸形:表现在作物茎叶和根部,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如番茄受2,4-滴丁酯药害,表现典型的空心果和畸形果。

(4)枯萎:表现为整株植物出现症状,此类药害大多因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药害枯萎与侵染性病害引起的枯萎症状比较,前者没有发病中心,而且发生过程较慢,先黄化,后死株,根茎中心无褐变;后者多是根茎部输导组织堵塞,先萎蔫,后失绿死株,根基部变褐色

(5)停滞生长: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如在黄瓜生长季节,过量或不严格使用矮壮素或促壮素等激素,可能在育苗阶段控制了徒长,但由于剂量过大。限制了秧苗的正常生长,使其老化、生长缓慢。药害引起的生长缓慢与生理性病害的发僵比较,前者往往伴有药斑或其他药害症状,而后者则表现为根系生长差,叶色发黄。

(6)不孕:作物生殖期用药不当面引起的一种药害。药害不孕与气候因素引起的不孕二者不同。前者为全株不孕,有时虽部分结实,但混有其他药害症状;而气候引起的不孕无其他症状,也极少出现全株性不孕现象。

(7)脱落: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药害引起的脱落常有其他药害症状。如产生黄化、枯焦后再落叶;而天气或栽培因素造成的脱落常与灾害性天气如大风、暴雨、高温、缺肥、生长过旺等有直接关系

(8)劣果:主要表现在植物的果实上,使果实体积变小。形态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和经济价值药害劣果与病害劣果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只有病状,无病症,后者有病状,多有病症。如生产中一些农户认为调吡脲任何时期都可以使用只要黄瓜秧雄花少,就可喷施一些调吡脲增加雌花数量。其实不然,黄瓜的花器分化在幼苗期,在育苗阶段使用调吡脲可以有效促进花器分化。过了分化期再用调吡脲,其促进分化作用的效果低微而抑制生长的作用明显,使结瓜期的幼瓜生长受到抑制、长成畸形瓜

二、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

(1)作物方面的原因

①不同作物耐药性不同。一般来说、禾本科、蔷薇科、芸香科、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蔬菜的耐药性较强,而葫芦科(如瓜类)、豆科、核果科等作物较易产生药害。各种花卉在开花期对农药敏感、用药要慎重。

②同一作物不同的发育阶段耐药性不一样。一般以芽期、幼苗期、花期、孕穗期以及嫩叶期、幼果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并易产生药害。

③作物的生理状态不同,其耐药力也不同。如冬季休眠期作物耐药力强,而在夏季生长期的耐药力就大为降低,较易产生药害。

④有些作物对某些农药特别缴感,容易产生药害。如双子叶植物对2,4-D敏感;白菜对波尔多液等含铜制剂敏感;豆类等对敌敌畏敏感,误用这些农药必然产生药害。黄瓜生产中常遭遇飘移性药害。药液雾滴无意中飘落在黄瓜的枝蔓、茎叶上,就会产生疑似病毒病的蕨叶、幼嫩叶片纵向扭曲畸形、脆叶。

(2)农药方面的原因

①农药使用浓度过高,雾滴粗大,喷雾不均匀,及假冒伪劣农药等容易产生药害。

②同一农药不同剂型的安全性不一样,一般而言,乳油的安全性差。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的安全性最好。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对作物最安全

③农药混配不当,易产生药害。如石硫合剂与波尔多液混用,可产生有害的硫化铜。增加造成药害的可溶性铜离子。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无论在碱性溶液中或与铜制剂混用都会产生有药害的物质

(3)环境方面的原因同农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对作物的安全系数不一样。一般温度越高药剂挥发增强,植物吸收增多,产生药害的可能性越大。如扑草净在低温情况下使用,对水稻很少产生药害,当温度超过25℃时,就容易产生药害。有的农药在低温、阴雨、湿度过大的条件下产生药害。如波尔多液、水溶性大的除草剂等;有的农药在有风的天气易产生药害,如粉剂、除草剂的漂移产生药害。此外药害还与土壤的性质和含水量有关,一般含有机质少或沙性强的土壤容易产生药害。

三、农药药害急救方法

使用农药不慎发生药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给农户造成很大损失,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一旦发生要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一般的急救措施如下。

(1)清水冲洗:由叶面和植株喷洒某种农药后产生的药害,在发现早期,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反复喷洒清水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洗刷掉,并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作物恢复能力。

(2)喷药中和:如药害为酸性农药造成的,可撒施一些生石灰或草木灰,药害较强的还可用1%的漂白粉液叶面喷施。对碱性农药引起的药害,可增施硫酸铵等酸性肥料。如药害造成叶片白化时,可用粒状50%腐殖酸钠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客,或将50%腐植酸钠配成5000倍液进行浇灌,药后3~5天叶片会逐渐转绿。如因波尔多液中的铜离子产生的药害,可喷0.5%~1%石灰水解除。如受石硫合剂的药害,在水洗的基础上喷400~500倍的米醋液,可减轻药害。因多效唑抑制过重,可适当喷施0.005%赤霉素溶液缓解。一般采用下列农药可消除和缓解其他农药药害:抗病威或病毒K、天然芸苔素和植物多效生长素等。

(3)及时增肥:作物发生药害后生长受阻,长势弱,及时补氮、磷、钾或有机肥,可促使受害植株恢复。无论何种药害,叶面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用0.3%尿素液加0.2%磷酸二氢钾液混喷,每隔5~7天1次,连喷2~3次,均可显著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

(4)加强栽培与管理:一是适量除去受害已枯死的枝叶,防止枯死部分蔓延或受到感染;二是中耕松土、深度10~15cm,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三是搞好病虫害防治。

(5)耕翻补种:若是药害严重,植株大都枯死,待药性降解后,犁翻土地重新再种。若是局部发生药害,先放水冲洗,局部耕耘补苗,并施速效氨肥。中毒严重田块,先曝晒,再洗药,后耕翻,待土壤残留农药无影响时,再种其他作物。